首页 前进中的大庆天泽 天泽产品 综合信息 产品应用 集团公司 联系我们
公司简介
公司简介
公司简介

找寻九色鹿

九色鹿的故事,是我在小孙女的故事书上读来的。故事生动有趣,道理浅显易懂,昭示世间善恶,阐明因果报应。画面完全采用敦煌壁画风格,色彩古朴艳丽,故事中既有九色鹿善良安详乐于助人和神圣伟岸的威慑力,又有告密者忘恩负义后的丑恶嘴脸和可悲应得的下场,善与恶分明,美与丑昭彰,小姑娘喜爱的不得了。

这次有幸来到敦煌,并参谒莫高窟千佛洞,心情自是激动不已,便打定主意,定要细细瞻仰品味一番。在我心底,敦煌始终是一个崇拜的梦想,是一个期许,一个期望,更是一个崇高的理想。天高云淡,戈壁苍茫,大漠孤烟,长河落日,三危山脚下,鸣沙山东麓,宕泉河谷的悬崖绝壁上,终于见到了那处与众不同的景致。

一千六百多年前,这里作为丝绸之路上沟通欧亚的重要通商要道,中原王朝的首要前出基地,寄托了熙来攘往的各色人等的憧憬与梦想。一旦由沙州向西,就要进入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,征途漫漫,生死未卜,因此,在离开沙州前就要在这里捐钱造窟,祈求佛祖保佑。而由西域大漠安全抵达沙州的人们,对佛祖给予的保佑感激涕零,纷纷开窟造佛进行供养。同时,当地官民为祈求安宁和平,也络绎不绝地开窟造像。就这样,三危山下,鸣沙山畔,宕泉河谷的石壁上渐渐出现了一排排的洞窟,历经十六国、北朝、隋、唐、五代、西夏、元等历代,竟开凿出735座之多

 

穿过莫高窟前高大挺拔绿意葱茏的银杨树,跟随着导游的引导,一头扎到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浩瀚海洋。其实目前允许游客参观的洞窟并不多,所幸那个描绘着九色鹿故事的第257号洞窟正在其中。忐忑的心稍稍安定了下来,一边随着队伍参观,一边搜寻着那257号洞窟的所在。

 

陇西午后的阳光竟然十分热烈,炙烤得背包之下有汗丝不断涌出。但听到导游清脆地报出257号洞窟的时候,我还是紧跑了几步,率先进入。站在窄小高大的洞窟里,昏花的老眼在晦暗的洞窟里搜寻着那只九色鹿的所在,满脑子里都是那只色彩艳丽、欢腾跳跃的九色鹿。由于洞窟里光线太差,并且也不允许拍照,我寻找了一圈也没看到九色鹿的所在。最后还是在导游的指引下,在洞窟正面中段位置隐隐看到了那梦寐思念的九色鹿。

 

远远望着那颜色斑驳已不艳丽的《九色鹿经图》,耳畔导游的讲解在高耸的洞窟里萦绕,整个人也渐渐沉浸在那凄美的传奇故事里。

古时候,有一只美丽的神鹿。一天,九色鹿在河水里奋力搭救起一个溺水者,当溺水者提出要报答她时,九色鹿仅仅以要求他保守见过她这个秘密作为回报。溺水者千恩万谢,诺诺而去。

 

有一天,王后做了一个奇怪的梦,在梦里见到了美丽的九色鹿,她一心要得到九色鹿。国王便昭告天下,许以重金,找寻九色鹿。那个溺水者贪图重赏,便向国王告了密,并给国王带路去猎捕九色鹿。九色鹿虽有神鸦报信,却还是未能躲过国王的围堵。当九色鹿见到那个告密者时,悲愤的眼泪落到干涸的河床上,随后她用人语向国王讲述了事情的经过。国王听完大怒,当即下令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善良的九色鹿。而那个告密者因为自食其言,顿时浑身溃烂,满口腥臭,因疾而终。

我依然沉浸在故事的精彩情节当中,导游的解说依旧绘声绘色。她说,佛陀在经中解释,这九色鹿其实就是释迦牟尼前世的化身,他因看到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很苦,便出家修行,以求解脱,后来成了在这个壁画故事中,工匠用娴熟的笔触、丰富的感染力,深刻而隐晦的揭示了人贪婪、自私、虚荣”的三重弱点,给世人以深深的警示和启发。

 

“劝君更饮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”。满怀依依不舍,乘坐旅游大巴沿着宕泉河岸向敦煌城飞驰而去。远处祁连山脉的积雪闪烁着耀眼的白光,荒漠与蓝天白云相映衬,茫茫戈壁快速地向后闪退,一簇簇骆驼草永远守护着孤寂和荒凉。

伟岸雄浑的莫高窟越来越渺小,高大粗壮的银白杨渐渐失去了踪影。但我的思绪却依旧沉醉在那远古的时光隧道里,对古人的敬畏油然而生,更为古人的虔诚恭敬所打动。在我内心里,那尊未来佛气度庄重神圣的身姿却愈发高大起来,真心祈望未来佛为人类社会描绘的大同世界尽早实现。到那时候,一种七收,树上生衣,随意取用,山喷香气,地涌甜泉,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人们无忧无虑,幸福生活到长生不老。

一队骆驼在戈壁上缓缓走过,寂静的长空里回荡着悠扬明亮的驼铃声。

 

20210921作于大庆

 

注释

《鹿王本生》:《鹿王本生图》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画的主要题材。本生故事画,表现“舍己救人”为题材的作品,在壁画上占有突出地位。本生故事是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生前所经历的许多事迹。释迦牟尼原是古代印度北部一个小国———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,传说他因看到人世生、老、病、死很苦,便出家修行,以求解脱,后来成了鹿王本生是说释迦牟尼前生是一只九色鹿王,他救了一个落水将要淹死的人反被此人出卖的故事。

莫高窟:俗称千佛洞,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。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,后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,形成巨大的规模,有洞窟735个,壁画4.5万平方米、泥质彩塑2415尊,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、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。

莫高窟壁画:莫高窟的开凿得缘于一位法名乐僔的和尚。据说,公元366年,乐僔云游到此,忽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、状若千佛,心有所悟,便在崖壁上凿下了第一个石窟。此后,许多丝绸之路上的商人为了祈求前路的顺利、生意的发达,纷纷在这儿许愿开凿石窟,请民间艺人绘上心中崇拜的神灵形象。从十六国到元朝,莫高窟的开凿一直沿续了10 个朝代。其中北魏时期的壁画,是佛教艺术传入中国后现存较早的作品。佛教艺术在题材内容上,不可避免地含有封建迷信和落后的东西,但是,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技法方面,由于画工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,创造出了气势雄伟的作品,为封建社会全盛时期的唐代壁画艺术,开辟了新的道路。

三危山:三危山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,绵延60公里,主峰在莫高窟对面,三峰危峙,故名三危。

鸣沙山:这里指敦煌鸣沙山。沙漠或者沙丘中,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,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,因风吹震动,沙滑落或相互运动,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,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。

宕泉河:敦煌莫高窟前穿越三危山的一条流。莫高窟第148窟《唐陇右李府君修功德碑记》说宕泉河“前流长河,波映重阁”,表明当年水量丰沛,相当壮阔。莫高窟南区和北区考古发掘证明,一千多年来宕泉河流量逐渐减少,河床逐渐淤高。第489窟、第487窟开凿于唐代以前,洞窟地面应在今地面6米以下处。而第61窟开凿于五代末,窟前殿堂台基在今地面3.2米以下处。第130窟前有处西夏遗址,地基高程在地下3米以下处。第61窟前元代遗址今地面2.1米以下处。第130窟前明代冲积层在今地面2米以下处。这些考古材料反映了莫高窟南区窟前地面历史高度的变化。

现在的宕泉河已经衰变为一条潺潺小溪,敦煌研究院在山口处建设大坝,全部截流,绿化窟区,为生物治沙工程提供灌溉水,主河道便常年断流。只有夏天暴发山洪,冲荡河床,重现往昔雄劲。

 

上一篇文章: 首台4PB-200型平贝母收获机在大庆净达下线
下一篇文章: 深入生产一线 做好贴心服务

黑公网安备 23060302000059号